[生活] 我倡APEC糧損計畫 今年提交

832

農委會14日和巴紐以及來自美國、中國大陸、日本、紐西蘭、泰國、越南等16個APEC經濟體共100多位公私部門代表,於台北舉辦高階政策對話會議。(陳林幸虹 攝)
台灣在2013年於亞太經濟合作會議(APEC)倡議降低糧食損失計畫,為APEC贊助的第1個農業多年期計畫,這項計畫將於今年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舉行的APEC上提交。農委會和主辦國巴紐今天(14日)也在台北舉行高階政策對話會議,為計畫進行最後確認,其中也包括各國在近幾年,藉由公私部門合作,降低糧食損失的成功案例,像是這幾年成功在台灣運作的「食物銀行」,以及日本成功執行的「冷鏈技術」,在提交之後,屆時都會提供各會員體參考。

為解決糧食損失和浪費的問題,農委會於2013年在APEC會議上,倡議「強化公私部門夥伴關係降低供應鏈糧食損失」的多年期計畫,且獲得APEC贊助,這項5年期計畫,也將於今年在由巴布亞紐幾內亞主辦的APEC上提交。
農委會14日也和巴紐以及來自美國、中國大陸、日本、紐西蘭、泰國、越南等16個APEC經濟體共100多位公私部門代表,於台北舉辦高階政策對話會議,不僅呈現台灣從2013年執行APEC降低糧損計畫的成果,也對於即將提交於APEC的方案,做最後確認。
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出席致詞時表示,糧食損失是對農業投資的浪費,不僅降低生產者的利潤,消費者也會因此為食物付出更高的價格。黃金城說:『(英語原音)尤其在零售端的浪費,有高達67%其實是可以完全避免,這些剩餘廢棄的農產品,最終去處是垃圾掩埋場,且因為隨後的腐爛發酵,產生的甲烷成為溫室氣體的一大來源。』
農委會國際處處長洪忠修稍後受訪時也指出,根據台灣在這項計畫的研究結果,發現APEC地區的糧食損失與浪費,每年約達6.7億噸,這些浪費的糧食,可以供應亞太地區貧窮線以下人口約8億人1年生活所需。APEC各經濟體的目標是希望在2020年時,相較2012年要減少10%的糧食浪費。 到央廣新聞上閱讀此篇新聞